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健全完善事業單位分級分類公開招聘辦法”要求,提升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筆試科學性,更加精準科學選拔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全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公共科目筆試從2022年9月起統一使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制定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公共科目筆試考試大綱》,現行《重慶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公共科目和職員崗位專業科目筆試大綱》停用。為幫助報考醫療衛生專技崗考生更好的認識了解新大綱,現將醫療衛生類(E類)綜合應用能力中,醫學基礎知識部分的臨床醫學知識為大家解讀。
一、考試的性質和目標
《綜合應用能力(E類)》是針對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醫療衛生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基本情況
《綜合應用能力(E類)》由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兩個部分組成。其中,醫學基礎知識部分占比60%,所有應試人員必答;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部分占比40%,具體分為中醫臨床、西醫臨床、藥劑、護理、醫學技術、公共衛生管理六個類別,應試人員應根據報考崗位選做相應類別的試題。
醫學基礎知識部分主要測查應試人員對應知應會醫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和應用能力。醫學基礎知識內容由基礎醫學知識、臨床醫學知識、公共衛生知識、醫學相關知識四個部分組成。在這里我們主要解讀臨床醫學知識,其包括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中醫學、傳染病學、皮膚病學、口腔及眼耳鼻喉科學、醫學影像學等。
三、臨床醫學知識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對常見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和預防,并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
1、診斷學
診斷學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是研究如何運用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正確的臨床思維診斷疾病的一門學科。內容包括常見癥狀、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體征、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臨床診斷思維和病歷書寫。通過問診準確客觀地了解病情,正確運用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及嗅診等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對常見癥狀、體征進行設別。選擇合理的實驗室及輔助檢查項目,將收集的臨床資料分析綜合形成初步診斷。準確及時地記錄并將這些臨床資料進行歸納、分析、整理形成醫療活動過程,書寫完整而規范的病歷。
2、內科學
內科學是臨床醫學中的核心學科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闡述的內容在臨床醫學的理論和實踐中有普遍意義,是學習和掌握其他臨床學科的重要基礎。內科學涉及面廣,包括呼吸病學、循環病學、消化病學、泌尿系統疾病學、血液病學、內分泌代謝病學、風濕免疫病學等。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內科各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流行病學、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和防治的理論知識及技能。
3、外科學
外科學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術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從而使病人得到治療。主要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發生機制、診斷、預防和治療。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創傷、感染、各種胸腹部急癥、先天或者后天性畸形、惡性腫瘤等外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和防治的理論知識,以及手術的適應證、術前的評估與照顧、手術的技巧與方法、術后的照顧、手術的并發癥與預后等與外科手術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4、兒科學
兒科學是研究從胎兒到青少年時期生長發育、保健、疾病防治以及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一門綜合性醫學。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兒童保健的內容和方法、小兒體格檢查的特點、小兒用藥的特點、小兒營養基礎以及小兒喂養,小兒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5、婦產科學
婦產科學是臨床醫學四大主要學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里、診斷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變化,高危妊娠及難產的預防和診治,女性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及婦女保健等。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女性生殖器官感染、創傷、脫垂、發育畸形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的發生、發展規律,以及診斷與防治。掌握婦科惡性腫瘤的病因、發病相關因素及機制、各種腫瘤標記物和臨床應用價值、腫瘤化療及各種輔助診斷技術;掌握胎兒及其成熟度的監護(胎兒宮內監護、胎盤功能及胎兒成熟度檢查),胎兒先天性畸形及遺傳病的宮內診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因、病理及診治,高危妊娠(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妊娠膽汁淤積綜合征、妊娠合并癥診斷、胎盤功能不全),產時生物物理監護,難產診治等圍產醫學內容:掌握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病因、病理診治的研究,不孕癥及助孕技術的研究,女性計劃生育中避孕藥具的研究和臨床應用。
6、中醫學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中醫藥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理論;掌握中藥方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與中醫學有關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基本知識;具有較熟練和準確運用四診八綱、理法方藥進行辨證論治的基本能力和對急重病癥進行初步處理的能力。
7、傳染病學
傳染病學是研究傳染病在人體內發生、發展與轉歸的原因、規律及其診斷和防治措施,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發生、發展和流行的學科。它是內科學的一部分,與內科疾病相比,又有自己的特點。傳染病具有明確的病原,并有傳染性、流行性和病后的免疫性。傳染病學與流行病學、神經病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寄生蟲學和生物化學等臨床和基礎醫學具有密切的聯系。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各種傳染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理與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合并癥、治療、預防和預后。
8、皮膚病學
皮膚病學主要研究皮膚的結構與功能,皮膚病的癥狀與診斷及皮膚病的診治。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皮膚組織的組織學特點,常見皮膚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要點。
9、口腔及眼耳鼻喉科學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口腔、眼、耳鼻喉的解剖結構及特點,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
10、醫學影像學
醫學影像學是研究借助于某種介質(如X射線、電磁場、超聲波等)與人體相互作用,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結構、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現出來,供診斷醫師根據影像提供的信息進行判斷,從而對人體健康狀況進行評價的一門科學。
要求應試人員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放射學、CT、磁共振、超聲學、DSA、核醫學影像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的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操作基本能力。
????(摘自《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公共科目筆試醫療衛生類(E類)考試大綱解讀》)